微电子学院组织学生参观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

  • 日期:2021-10-15
  • 1284

      2021年10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2周年,缅怀先烈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微电子学院全体团支部分批次参观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重温老一辈科学家们隐姓埋名,攻坚克难,为新中国“两弹一星”事业艰苦奋斗的岁月历程。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位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内,它是基于原中科院的火箭发射基地改建而成。独具时代特色的标语,简陋的厂房,斑驳的外墙,锈迹斑斑却依旧昂扬的火箭发射架,原始的科研仪器都在述说着那段艰苦而伟大的岁月,展现着老一辈科学家无私奉献的精神。

                                                                图1.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

      两弹一星纪念馆分为三个展厅,分别为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事业展、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历史人物展与中国科学院早期学科历史展。

      首先,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来到当年的爆炸实验区。这里是新中国的科研人员们进行爆破实验的地方,很多重要实验数据在这里产生,为 “两弹一星”的研发提供了很多理论和实验支撑。尽管当时的条件简陋,但科研人员依旧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一项又一项实验任务。

                                                                图2.同学们来到爆炸试验场参观

 

                                                           图3.同学们认真观看爆炸试验场的题词

                                                                     图4.爆炸试验场悬挂的标语

                                                                    图5.同学们参观火炸药雷管库

      随后,同学们跟随着讲解员来到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历史人物展,在这里矗立着曾在中国科学院工作过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讲解员为我们一一介绍了这些伟大前辈,钱学森、郭永怀、赵九章、王大珩等人的先进事迹深深感染了在场的同学们。同学们认真聆听老一辈科学家们为“两弹一星”事业献身的故事,并深深地为“两弹元勋”们的事迹所打动:邓稼先先生投身我国的核试验事业,几十年隐姓埋名,不顾危险深入试验区采集数据;郭永怀先生在飞机失事牺牲时想到的仍然是保护实验资料;钱学森、彭桓武先生等放弃国外的优渥条件,冲破重重阻挠回国献身于“两弹一星”事业;以及他们“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的朴实话语;所有的这些,都使同学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

                                                    图6.同学们认真聆听“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们的事迹

                                                   图7.讲解员为大家讲解“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事迹

      最后,同学们来到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事业展,在馆内展示了大量公布当年研发历程的珍贵历史资料以及一些当年使用的物品。这些资料和物品向我们生动展现了那段充满艰辛而又充满光辉的科研岁月。在物质极其艰难困乏的条件下,我国的科研人员凭借他们才智和爱国热诚,完成了很多领域的突破,为我国的国防科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参观的最后,全体团支部分批次在纪念馆前合影留念。

                                                                  图8.团支部在纪念馆前合影留念

      此次参观学习为微电子学院全体新生提供了一次深入学习的机会,使新生于内心深处厚植了爱国主义情怀,有利于同学们将爱国与爱院爱校爱集体统一起来。时值祖国生日,此次参观学习活动极大地增强了科苑学子的集体荣誉感,也增强了新生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作为新时代的国科大人,历史和现实终将赋予我们“国有疑难可问谁,强国一代有我在”的使命担当!